3D数字扫描专家EB1A成功案例解析:专利到底应该怎么用?

美国移民局行政上诉办公室(AAO)公布了一起以“专利商业成就”为核心论据的EB1A移民签证上诉成功案例。申请人凭借其在3D数字扫描领域多项专利的商业落地,最终成功上诉。这一案例为技术型企业家、研发高管及专利持有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申请思路。

案例背景:初审受挫,上诉扭转局面

申请人自1998年起深耕3D数字扫描技术,曾任韩国某牙科扫描设备公司首席技术官(CTO),主导开发了多款行业领先的3D扫描设备。2023年,他以E-2条约投资者身份进入美国,随后转为L-1A高管身份,继续担任美国子公司CTO。尽管NSC认可他满足“获奖、媒体报道、领导角色”三项EB1A标准,却在最终资格认定环节认为:

  • 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技术被“行业广泛使用”;
  • 无法体现“持续的国家或国际声誉”及“处于领域顶尖地位”。

申请人随即向AAO提出上诉,以“专利商业成就”为突破口,全面呈现技术影响力。

 

上诉关键:专利商业成就=领域贡献的硬指标

AAO在审查中采纳了申请人提交的三大核心证据链,将“专利商业成就”转化为EB1A认可的“原创贡献”与“行业顶尖”双重证明:

  1. 市场份额与销售额(AAO指出,专利持有者通过自有技术获得市场主导权,本身就是“行业顶尖”最直接的量化指标。)
  • 申请人主导开发的设备占据牙科扫描市场20%以上份额;
  • 2022年某使用其开发设备的公司被以约20亿美元收购,交易公告明确称其为“全球第一”品牌。

 

  1. 第三方权威媒体报道(AAO强调,非赞助、非公关的独立媒体报道,是对技术商业成功与行业影响力的客观背书。)
  • 《韩国经济日报》旗下《Hankyung Job & Joy》评价其技术为“全球数字牙科市场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 行业期刊《Dentistry》等客观报道多次将申请人称为“技术灵魂人物”。

 

  1. 专利独占性与行业标杆效应(AAO表示,专利的商业独占与行业标杆效应,足以证明原创贡献的“重大性”与“持续性”。)
  • 申请人名下拥有多国专利,涵盖3D建模、数字牙科等核心技术;
  • 竞争对手未采用相同技术,恰恰证明专利独占性带来的市场壁垒与行业引领地位。

本案例为技术型申请人提供了清晰的EB1A成功路径,即通过专利的商业化证明“领域贡献”并凸显“处于领域顶尖地位”申请人在梳理相关的证据时,可以注意强调下面的内容:

  1. 量化成就:用市场份额、销售额、收购估值、采购合同等硬数据,直观呈现技术影响力。
  2. 第三方背书:行业权威媒体、独立研究报告、查新报告、鉴定报告、学术期刊文章、推荐信等,为技术价值提供客观佐证。
  3. 专利独占性:在主张时强调专利壁垒、行业标杆效应,凸显原创贡献的不可替代性。
  4. 持续影响力:通过长期市场领导地位、持续研发投入、行业奖项等,证明“持续的国家或国际声誉”。

让专利“说话”,让商业成就“发声”。专利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法律凭证,更是行业贡献与商业价值的量化标尺;将专利转化为市场份额、媒体报道、行业标杆等可量化、可验证的成果,是赢得移民局认可的关键。只要申请人能够系统梳理并呈现专利的商业成就,就能在EB1A申请中占据主动,顺利实现美国移民目标。

 

本文由威利奈思国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剽窃、抄袭、洗稿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EB-1A杰出人才移民

EB1-a是杰出人才移民,提到杰出人才,您可能以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奥运冠军等,但其实不然,EB1-a对申请人并无年龄、学历、行业等诸多要求。无论您是企业高管、工程师、研究员、教师、企业家、医生、各类专家;还是著名运动员、教练员、艺术家等,只要在本行业有一定贡献,就有资格申请杰出人才移民。重要的是您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将您打造成被美国移民局认可的杰出人才。

免费领取移民资料
Posted in 专家解析.